各有关普通高校,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考试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5〕1号)《关于做好 2025 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4〕7号)和《关于做好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赣教考字〔2025〕6号)《关于做好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赣教考字〔2024〕17号)《关于做好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赣教考字〔2025〕2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以下简称“高招录取”)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录取地点
江西教育发展大厦。通讯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省教育考试院,邮编:330038。
二、录取批次和时间
(一)提前本科批次:7月8日—16日(艺术类13日结束);
(二)本科批次:7月17日—29日(17日—19日为特殊选拔录取和生源预测);
(三)提前高职(专科)批次:7月31日—8月3日;
(四)高职(专科)批次:8月4日—11日。
三、网上录取联系方式
我省全面实行远程录取管理模式,各招生高校通过网上录取系统院校端下载阅读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按时上传预录、预退信息,录检组审核确认后形成录取新生名单。网上录取期间,招生高校可采用电话、传真等通讯方式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职能组联络沟通。
四、录取工作机制
江西省高招录取工作由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分批次依次进行。
考生志愿是省教育考试院投档、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有关规定,凡按志愿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得以“自愿放弃”为由退档。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作出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
五、投档规则及工作要求
(一)考生志愿填报
江西省2025年实行2个阶段集中填报志愿和每批次录取后缺额征集志愿填报,考生均凭本人高考报名账号及密码进行网报。2次集中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可对已提交当次志愿修改一次。征集志愿提交后不能修改。
1.第一次集中填报。6月26日9:00—27日17:00填报提前本科军、警类志愿栏志愿(单志愿及平行志愿)。
2.第二次集中填报。6月30日9:00—7月4日17:00填报除提前本科军、警类志愿栏以外的其他志愿。
3.缺额征集志愿填报。每批次原填志愿录取结束后,均安排缺额征集志愿填报,具体填报时间见附件。征集志愿公布高校缺额计划数及缺额院校专业组。
(二)各批次投档次序
在提前本科投档前,完成强基计划、保送生等考生投档录取及香港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考生挂档。
1.提前本科批次。先投军事类单志愿(空军、海军飞行员)、警察定向志愿,再投军、警类平行志愿,投完立即投非军、警类单志愿(先投艺术类,后投普通类)。
定向志愿栏在上述志愿栏录取结束后再进行投档录取。
2.本科批次。先完成单志愿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等投档和录取,再进行平行志愿投档。
3.提前高职(专科)批次。先投定向培养军士平行志愿,再投单志愿。
同时段内不同志愿栏高校的征集志愿同一时间填报,投档按先后次序一次投完。同时段内涉及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多个科类的,如无特殊规定,按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顺序投档。
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档时,考生该批次此前填报志愿均无效,只投当次填报的征集志愿。
(三)投档比例
除下列3类情况外,各批次单志愿和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均为招生计划执行数1:1,单志愿因退档出现缺额的,可进行后续投档。
1.艺术类提前本科、提前高职(专科)单志愿,不限投档比例,符合条件的考生全部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择优录取。
2.普通类提前本科单志愿栏中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录取的高校(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不限投档比例,符合条件的考生全部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择优录取。
3.普通类本科批次的特殊选拔单志愿(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等),不限投档比例,符合条件的考生全部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择优录取。
(四)平行志愿投档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具体操作是:按照各高校确定的招生计划执行数1:1比例,并按考生高考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对考生所报高校志愿的顺序(1→2→3→…→最后一个)逐个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向该高校投档。
平行志愿只进行一轮投档,因退档出现缺额的,不补充投档,只进行征集。
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管理要求,我省考生文化考试各科目单科成绩均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取整计分,并作为考生投档排序依据之一。同分考生在单志愿和平行志愿投档时,因投档机制不一,所以投档规则也不同。
1.单志愿同分考生投档时,同分考生视为排名相同,学校投档线同分考生一并投出,由高校择优录取。
2.普通类平行志愿同分考生投档时,依次按考生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投档。只有总分及各单科分数全部相同,才视为相同名次并同时投出。此排序是否作为录取依据,由高校根据招生章程确定。高校录取专业时应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有关规则执行。
3.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成绩同分考生投档时,依次按考生文化总成绩、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投档,如仍相同则同时投出。
4.体育类专业成绩同分考生投档时,依次按考生文化成绩总分(不分物理、历史科目组类)、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最高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投档,如仍相同则同时投出。
5.三校生类同分考生投档时,依次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投档,如仍相同则同时投出。
(六)降分投档政策
1.普通及三校生类专业组,在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在控制分数线上投档不满额的院校专业组,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对征集志愿填报该院校专业组的考生,逐分下降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艺术、体育类专业组,在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不降低初次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包括专业合格线和文化控制分数线)。少数校考高校可按经批准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的文化成绩破格录取办法执行。实行省际联考的高校戏曲类专业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加强监督监管,规范招生行为
(一)加强招生监督监管。各高校要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严格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履职尽责。要健全校内招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多部门参与、互相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相关部门、院系工作责任,做到各负其责、失职追责。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参与校考组织、招生录取等各环节的监督工作。学校可请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作为监督员,对招生工作进行第三方监督。严禁参与招生工作人员以任何形式进行有偿招生。严禁学校、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谋取利益。
(二)严格落实信息公开。要进一步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地方、高校、中学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机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信息化等技术手段运用,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自觉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要公开招生咨询及违规举报电话,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省教育考试院和高校网上公示的信息保留至当年年底。县考试中心和高中学校公示的考生有关信息,上报前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当年8月底。要加强招生信息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提高信息系统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取的能力。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加强系统和数据备份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各地要牢牢掌握招生宣传工作主动权,落实高考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做好政策解读、信息发布、温馨提示、答疑解惑等服务工作。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考成绩发布及高校招生宣传工作负面清单(试行)》的通知(教学厅函〔2025〕16号)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考成绩、高校录取分数线等发布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升学率”“录取率”“高分考生”等,不得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不得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各高校要严守招生宣传纪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防范无序、违规争抢生源。要积极推进数智赋能,拓展线上咨询服务渠道,进一步减少外派招生宣传组的数量。要积极倡导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进一步引导扭转功利化的教育倾向,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政治生态。
附件: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征集志愿具体时间安排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2025年7月7日
附件
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征集志愿具体时间安排
批 次 |
填报时间 |
普通类提前本科网上征集志愿 |
7月14日9时至15时 |
各类本科平行志愿网上征集志愿 |
7月25日9时至15时 |
各类本科平行志愿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 |
7月28日9时至15时 |
提前批高职(专科) 网上征集志愿 |
8月2日9时至15时 |
高职(专科)、三校生类高职网上征集志愿 |
8月7日9时至15时 |
高职(专科)、三校生类高职第二次网上征集志愿 |
8月10日9时至15时 |
注:征集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
原文地址:http://www.jxeea.cn/jxsjyksy/gsgg91/content/content_1938140931900411904.html